2020年1月1日,法国《能源转型促进绿色增长法》的禁塑部分法令正式实施,法国成为全球第一个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国家。
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大,回收利用率低,对土壤环境、海洋环境都产生了严重的污染。目前,“限塑”已成全球共识,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在限塑禁塑方面展开行动。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为您盘点世界各国在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方面采取的政策和取得的成效。

欧盟
欧盟2015年就发布了限塑指令,目标是在2019年底欧盟国家的民众每年每人消耗不超过90个塑料袋,而在2025年,这个数字减少到40。指令发布后,各个成员国都踏上了“限塑之路”。
2018年,欧盟议会又通过了一项关于控制塑料废弃物的法令。根据法令,自2021年起,欧盟将全面禁止成员国使用饮管、餐具和棉花棒等10种一次性塑料制品,这些用品将由纸、秸秆或可重复使用的硬塑料替代。
塑料瓶将根据现有的回收模式单独收集;到2025年,要求成员国的一次性塑料瓶回收率达到90%。同时,法案还要求制造商必须对其塑料产品和包装的情况承担更多责任。
1 法国
2020年1月1日起,法国禁止销售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一次性棉花棒、一次性杯子和盘子等塑料制品,学校食堂也禁止使用塑料瓶装纯淨水。
“法国零废物”组织管理人表示,法国当局未来数年将逐步加强“禁塑令”,计划于2021年禁售塑料杯装饮用水、塑料饮管和搅拌棒、发泡胶餐盒等,水果蔬菜的塑料包装也将被禁用;
2022年则将禁止包括连锁快餐店在内的餐饮业向堂食顾客提供一次性餐具。最终目标是在2040年前,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率降低到零。
2 德国
早在2016年,德国政府就与有关企业达成协议,对一次性塑料袋进行征税。即商店不再无偿提供塑料袋,顾客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才可以使用塑料袋。
该政策实施以来,德国人均塑料袋消费量从2015年的68个下降至2018年的24个,全国塑料袋的消费量下降了64%。2019年9月,德国政府表示,计划加大“限塑”力度,准备通过立法禁止超市收银台出售轻质手提塑料袋。
3 英国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宣布将不遗余力地全面禁塑,除了征收各种塑料制品税费、加大对可替换材料的研发,还计划在2042年前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包括塑料袋、饮料瓶、吸管和大部分食品包装袋。
除了政府,英国女王也表明了自己强烈的禁塑决心,她要在所有皇室的地盘上全面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4 意大利
意大利于2010年12月22日通过塑料袋禁令,从2011年1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成为欧洲第一个全国禁塑的国家。
禁令实施后,意大利的各大商店将只能向顾客提供生物可降解塑料袋或者布袋和纸袋。
5 冰岛
冰岛环境与资源部官网7月1日消息,冰议会通过了《卫生与污染预防法》修正案,从2021年7月3日起禁止将某些常见的一次性塑料产品投放市场。
禁止使用的产品包括一次性塑料棉笔、餐具、吸管、废料和气球、食品容器、饮料容器、泡沫塑料杯等,并且不得快递可重复使用的一次性杯子和由其他塑料制成的用于饮料和食品的容器,医学用途的除外。
无条件禁止将可通过氧化或所谓的氧塑降解的塑料制成的产品投放市场。
6 其他欧洲国家
在欧洲,对于“限塑”,各国采取的手段可概括为两种:一种是征税收费,一种是彻底禁止使用。
最早对塑料袋收税的是丹麦。1993年,丹麦就开始对塑料袋生产商征税,同时还允许零售商对塑料袋收费,这一规定直接导致了当时丹麦的塑料袋使用量下降了60%。
法国、爱尔兰、保加利亚、比利时等国均采取这个方式。在德国、葡萄牙、匈牙利、荷兰等国,零售商则是向顾客收取塑料袋的费用。而意大利更为严厉,2011年政府宣布,除了可生物降解或可分解的塑料袋,其他塑料袋均禁止使用。

亚洲
7 中国
在亚洲,中国早在2008年就实行了“限塑令”,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2015年元旦开始,吉林省“禁塑令”正式生效,成为全国从限塑向禁塑全面升级的省份。
2019年,海南省发布“禁塑令”,到2020年底,全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2025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列入《海南省禁止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试行)》的塑料制品。
2020年,紧接着北京、海南,河北、吉林、广西、青海、天津、内蒙古、云南、山东、广东、河南、江西等省市自治区出台了升级版的禁塑地方法规。
8 韩国
韩国早在2010年10月就开始实行“再生计量收费垃圾袋销售”制度,规定超市不得免费提供一次性塑料袋。韩国5家大型连锁超市与韩国环境部签署了相关协议,积极推动用环保容器替代一次性塑料袋。
2018年8月起,韩国环境部禁止咖啡店使用一次性塑料杯,2019年,限制范围扩大至超市和烘焙店,韩国2000家大型超市和1.1万家面积超过165平方米的超市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袋,违规商家将被处于最高300万韩元的罚款(100万韩元约合6000元人民币)。
9 印度
印度政府致力于2020年以前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印度政府打算2019年10月2日颁布禁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塑料袋、塑料杯和塑料吸管,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印度总理莫则宣布打算在2022年之前消除一次性塑料。
10 日本
日本政府决定,将于2020年7月1日起,实施有偿提供塑料袋的规定,规定要求所有零售商店在提供塑料袋时都须收费。
据报道,这项规定针对所有行业及规模的商店,凡是使用石油等原料制成的塑料购物袋都须对顾客收费,塑料袋的价格将由商家自行决定。
报道称,该规定也有例外,以植物为原料的生物质塑料含量超25%的、可在海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的以及厚度超过0.05毫米且可重复使用的三种塑料袋,不在该收费规定范围内。
11 泰国
2019年底,泰国颁布了“限塑令”,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75个品牌的百货商店、超市和便利店不再向顾客提供一次性塑料袋,并争取在2021年实现全国禁塑。
12 巴基斯坦
2019年8月14日,巴基斯坦“禁塑令”生效,将在首都伊斯兰堡及周边地区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违者将被罚款70美元。
13 新西兰
新西兰2019年8月10日,新西兰政府宣布,将在明年逐渐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零售商有至少6个月的时间,逐步停止提供轻型塑料袋。相关提议认为,违反规定者所需承担的罚款应提高至10万新西兰币,约合45万人民币。
14 蒙古国
2018年8月,蒙古国政府做出决议,从2019年3月1日禁止销售或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海关总局和技术监督总局将对该决议进行监督。提前一年公布这一消息是为了让民众和进口商做好准备,以便用完现有的塑料袋储量。
15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2019年从7月1日起,昆士兰州和西澳大利亚州禁止零售商向顾客提供一次性超薄塑料袋。自此,澳大利亚八个行政区仅剩新南威尔士州还没有实行禁塑令。
根据昆士兰州的规定,零售商如违规提供厚度不超过35微米的一次性超薄塑料袋,可能将会面临最多6300澳元(折合人民币3万元)的巨额罚款。澳大利亚最大的连锁超市企业伍尔沃思,从6月20日起,在全国1000家门店停止向顾客提供一次性塑料袋,顾客购物时需自备购物袋或者购买可循环使用的环保塑料袋。

非洲
非洲是全球禁塑力度最大的地区之一。飞速增长的塑料垃圾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和经济社会问题,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安全。
截至2019年6月,非洲55个国家中已经有34个国家颁布相关法令,禁止一次性塑料包装袋的使用或对其征税。
16 肯尼亚
肯尼亚则在2017年8月正式实施“全球最严”禁令,禁止使用、制造和进口所有商用和家用塑料袋。违者面临一至四年监禁及最高400万肯尼亚先令(约合人民币27万元)的罚款。
2018年6月初,继全面禁止塑料袋后,肯尼亚政府进一步宣布,将在2020年6月5日前,在指定“保护区域”对所有一次性塑料用品实施禁令。

截图来自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官网

截图来自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官网
2017年8月27日中国驻肯尼亚共和国大使馆官网发布一条紧急提醒,大使馆提示道,肯尼亚法院8月25日判定该国政府“禁塑令”合法有效,自8月28日起强制实施,在肯尼亚境内禁止使用、制造和进口所有用于商业和家庭用途的手提塑料袋和平底塑料袋。
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注意遵守肯禁塑令,勿携带被禁塑料袋入境肯尼亚,在肯尼亚购物、出行及处理日常生活垃圾时也勿使用被禁塑料袋。
据新华社28日称,肯尼亚施行的这道反塑料袋法令,号称全球最严“禁塑令”。该法令规定,生产、销售与使用塑料袋的肯尼亚公民将最高面临4年有期徒刑或约400万肯尼亚先令(约合3.8万美元、人民币26万元)的处罚。
肯尼亚政府称,此举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过,按肯尼亚政府的解释,禁令适用于商业和家庭用途的塑料袋的使用、生产或进口,工业用途的塑料袋不在禁令范围内。
17 卢旺达
卢旺达早在2008年,就开始全面禁止塑料袋的使用,并通过减税鼓励回收,至今已累积十余年的禁塑经验,不单单在非洲,在全球都是包装塑料污染防治中提及率最高的“模范”国家。
18 肯尼亚
肯尼亚则在2017年8月正式实施“全球最严”禁令,禁止使用、制造和进口所有商用和家用塑料袋。违者面临一至四年监禁及最高400万肯尼亚先令(约合人民币27万元)的罚款。
2018年6月初,继全面禁止塑料袋后,肯尼亚政府进一步宣布,将在2020年6月5日前,在指定“保护区域”对所有一次性塑料用品实施禁令。
19 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发布公告,坦桑尼亚大陆地区将于201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禁塑令”,禁止进口、出口、制造、销售、储存、供应及使用所有厚度的手提塑料袋,违法者可能面临罚款或监禁等处罚。
涉及医疗服务、工业产品、建筑业、农业、食品、卫生及废物处理的塑料制品及包装不属于限制范围。

美洲
20 美国
美国还没有发布全国性的禁塑令,但是已经有十一个洲已经颁布了禁令。谁会成为全美第一个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州?答案是马里兰州!不仅是泡沫食品包装,外卖饭盒和杯子等各种制品都将进入倒计时。
11个州的城市已颁布了禁令,包括西雅图、俄勒冈州波特兰、华盛顿特区、旧金山和加州的许多城市。去年夏天,在经历了漫长的斗争后,纽约市的禁令于今年年初生效。
21 加拿大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周一宣布加拿大的一次性塑料禁令即将生效!最早在2021年,全国范围内将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塑料袋子和塑料餐具等塑料产品。据加拿大广播公司称,特鲁多在魁北克Mont St-Hilaire参观Gault自然保护区时宣布了这项新举措。
联邦政府尚未公布将被禁止的物品的完整清单。然而,一位政府消息人士告诉CBC,这些物品包括塑料快餐容器,盘子,气球,棉签,饮料搅拌器和杯子等物品。特鲁多表示,政府目前正在研究哪些物品应该被禁止,同时确认加拿大将遵循欧盟制定的禁塑令模式。
22 巴西
巴西里约热内卢市将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不论是酒吧、餐厅还是流动商户,都只能为顾客提供可生物降解的或者方便回收的吸管,如不遵守将面临3000到6000雷亚尔的罚款,约合人民币5千到1万元。不过由于目前这种环保吸管的价格较贵,政府部门会给予商家一定时间适应新规。
23 智利
智利可以说是拉丁美洲“禁塑行动”的领头羊之一。早在2014年,智利南部巴塔哥尼亚地区就开始禁止使用塑料袋,去年,这一禁令的适用范围更是扩大到沿海地区。目前,首都圣地亚哥正处于“禁塑令过渡期”,越来越多的超市已经开始用环保购物袋或纸袋彻底代替塑料袋。
24 墨西哥
墨西哥城新闻网消息,墨西哥城环境部长Marina Robles说,自2020年1月1日起,《墨西哥城固体废物法》第25条正式实施。任何违反规定的单位将被课以2245比索至168,980比索的罚款。但是,罚款只是一种惩罚措施,最终的目的是在全社会形成减少使用塑料制品的风气。
25 巴拿马
巴拿马超级市场、药店和零售店2019年7月20日开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成为第一个为减少污染而禁塑的中美洲国家。
路透社报道,巴拿马所有超市、药店和零售店从当天开始停止使用聚乙烯材质的塑料袋;至于批发商店,则宽限至2020年开始施行这项规定。违反规定的商家将遭罚款,但一些例外情形可免于罚款,如出于盛放生食等卫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