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呢?
这便是盲盒
盲盒的玩法说起来很简单。一个个盒子里装着八九厘米高的塑料玩偶,售价在30到90元之间,盒子外观一致,一般印有该系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款。在拆盒之前,玩家都不知道里面藏着哪一只玩偶。
这小小的盒子,还有很多“黑话”
“抽盒”,就是只买某系列盲盒中的一个
“端盒”,就是将某系列盲盒全部买齐
“热款”,是比较受欢迎的造型
“雷款”,是比较丑的造型,玩家不大喜欢
区别于普通款,玩家还能抽中更特别、更精致的“隐藏款”。以某款大热的盲盒为例,售价59元,隐藏款抽中概率为1/144。
被冠以潮玩之名的盲盒,定位于年轻群体。
盲盒之风,扰动的远不止玩家
商家迅速抢滩商场点位,唯恐在快速竞争中居于人后。
“去年5月底第一台盲盒机测试,8月起加速铺设,保持一个月10多台的速度。”上海漫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周蒙佳说,公司原本致力于贩售后台业务,“有个股东常端盒,我们就转型切入盲盒运营。”
截至去年12月初,咭咭屋铺设58台盲盒机,数量居上海前三。国内头部的盲盒公司则在全国开出100多家线下实体店,铺设400多台盲盒机。商场租金报价水涨船高,几平方米的黄金点位,有商场开价6000元,也有商场报价2万元。
在盲盒机买盲盒,过程比较简单,扫完二维码,就能拿到选中的盲盒。而在盲盒实体店,连购买盲盒的过程也被无限拉长:如何在完全一致的盒子中挑出最中意的款式,增加玩家胜率,本就是玩法的一种。
在世博源线下店,一位高个子男生只见他先是掂量每个盲盒的重量,再摇一摇,放在耳边听声音,一看就是资深玩家。
从商家的销售数据看,盲盒的热度显而易见。热门点位日流水可达一两千元,“机器上的盲盒价格29元至89元,人均消费59元左右。”
二手盲盒交易热
实际上,盲盒的玩法不算新鲜。
往远了说,它像是“福袋”,往近了说,又像是“扭蛋机”,那为什么偏偏是盲盒在2019年火了?
首先,是盲盒玩偶都很精巧。一位业内人士说,盲盒之所以火爆,离不开潮玩公司“量产”推广,而大部分盲盒玩偶都很精巧。
此外,盲盒的未知感、不确定感又带来二手市场的繁荣。热衷抽盒的玩家不可避免会抽到重复款式,线上二次交易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
“黄牛”嗅到商机,趁机哄抬价格,炒作盲盒。但对于真正的玩家,尤其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上班族来说,她们更愿意把盲盒视作“成年人的玩具”。
玩法单一乐趣减
“盲盒的出现,恰好符合目前一些人的三缺(缺爱、缺心情、缺刺激)、三爱(爱美、爱玩、爱健康)和三怕(怕老、怕死、怕孤独)。”
复旦大学广告学系教授张殿元认为,盲盒迎合女性消费者爱美爱玩的心态,其精美可爱的设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她们的“少女心”,能实现焦虑和压力的自我消解。
“不少玩家称自己的玩偶为‘娃’,一旦建立这种情感纽带,玩偶就被赋予新的身份,成了一种陪伴的象征。玩家会带着自己的‘娃’各处打卡拍照,对于孤独的现代人来说或多或少承载着一点情感的寄托。”
盲盒归根结底是一种“惊喜经济”,利用不确定性带来乐趣。成系列推出的盲盒,也戳中不少人的“收集癖”。
如果只有一种拆盒的玩法,它带来的乐趣会越来越少。选择“弃坑”的玩家也不少,在闲鱼上,就能遇上不少弃坑后打包出售全部盲盒的前玩家。
对于盲盒的未来,张殿元表示:“在寻求新奇的领域,如果玩法没有更多创新,这种精神需要的满足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就会接近饱和。”
资本一窝蜂涌入,加上频繁上新的盲盒,也令市场良莠不齐。“之前试过一个蛮有粉丝基础的IP,玩偶定价59元,但顾客反馈制作太粗糙。”周蒙佳说,对方后来出了新款,价格降到49元,“我们还是没答应上机。”
免责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玩具智造平台)”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1438349332@QQ.COM,以便本平台尽快处理。
电子刊物在线阅读